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村干部隊伍建設工作情況匯報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村干部隊伍建設工作情況匯報》。
近年來,**縣以提升村(社區)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為抓手,聚焦“識、育、管、留”四輪驅動,創新基層黨建工作載體和考核方式,積極開展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、業務培訓,全方位提升村級干部隊伍能力和工作活力,為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創建、提升基層治理能效提供源頭活水。
一、高效擴面提質,核準選人“識別碼”。打破地域、職業、身份界別限制,實行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和村“兩委”成員任職資格縣級部門聯審制度。緊盯“一肩挑”這個關鍵,采用“內選”“回請”“外聘”等形式,通過換屆,從致富帶頭人、退役軍人和村輔警等政治素質高、綜合能力強的人員中層層篩選擇優選拔村干部195人,村干部大專以上文化比增213%,致富帶頭人比增121%,平均年齡比降5.5歲,“一肩挑”完成全覆蓋。連續五年選聘457名大學生村主干,共有104名大學生村主干當選村干部,8名當選村黨支部書記,43名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入選大學生村主干,并將團委、婦聯等群團組織骨干成員和互助小組長均吸納進后備隊伍,截至目前,全縣共培養村級后備干部700余人。擇優選派12名從正科級實職退下來的干部擔任駐村名譽書記,派駐到重點鄉鎮、重點村;選優配強228名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,滿員配齊駐村工作隊員612人,農村干部隊伍素質不斷提升。
二、科學靶向施策,抬升育人“精準度”。采取上級示范培訓、縣級專業培訓、鎮級指導培訓、村級經常培訓的“上下聯動、分級推動、拓展互動”方式,舉辦村干部及后備干部能力提升班8期1782人、致富帶頭人培訓225人、積極分子教育專題培訓班28期1761人,舉辦各類交流互動班8期1562人次,切實開闊干部視野、擴寬干部思路。實施“邊城人才行動計劃”大力開展“農民大學生”培養,2023年,已培養各類農民大學生2469名。充分運用“互聯網+”學習模式,借助“學習強國”、紅星云、**黨建網等平臺發布黨的最新理論、方針、政策,積極引導村干部自覺運用新媒體開展在線學習,確保黨員學習教育開展經常性,時刻保持農村黨員干部的先進性。今年,持續圍繞基層黨建、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,完成全縣228個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的全員輪訓,全面提升基層干部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。
三、健全長效機制,劃好管人“刻度線”。出臺《**縣村級“一肩挑”監督管理辦法》《**縣村(社區)干部績效考核管理辦法(試行)》《**縣大學生村主干管理辦法(試行)》《**縣駐村工作管理辦法》《**縣駐村名譽書記管理辦法(試行)》、村干部《四微清單》90條等文件明確職責,將月考核和年考核有機結合,考核結果報縣委“三辦”備案,同時縣紀委將村級作風問題納入鄉鎮落實主體責任的雙百分制扣分,考核結果與“帽子”“票子”“梯子”掛鉤。考核實施以來,先后調整第一書記28人次、工作隊員76人次,調整村干部3人,16名不在狀態或不適用要求的村干部主動辭職,有效促進村干部規范履職。扎實推進“主題黨日”和規范落實“四議兩公開”議事決策機制,每年對村級債權債務進行全面審計,全面加強村干部監督管理。
四、保障政策落實,繪制留人“藏寶圖”。突出正向激勵導向,落實政治激勵、物質獎勵、精神鼓勵等機制。2023年以來全縣村級運轉經費從2700萬元增至5000萬元,村(社區)干部補貼與考核表彰、基層黨建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重點工作掛鉤,根據梯次動態調整,村、社區支書年報酬分別達5.2萬元、6.4萬元,“兩委”成員平均報酬近4萬元,并拿出12000元、6000元作為月績效和年績效。擇優挑選11名“一肩挑”村支書參照事業單位人員管理,年報酬達7.2萬元。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,面向優秀大學生村主干專項招考事業人員累計26名。近年來共有 2 名優秀村、社區支書通過公開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