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《新時期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表現(xiàn)及防治對策》,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,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《新時期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表現(xiàn)及防治對策》。
新時期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表現(xiàn)及防治對策
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,是當前擺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。治理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,必須充分認識其表現(xiàn)形式,深刻分析其產生根源,積極探索其治理對策,治理工作才能取得實效。
一、當前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主要表現(xiàn)
1、服務意識淡薄,工作作風不實。一是辦事拖拉,服務意識淡薄。一些部門工作人員責任心差,不是主動為群眾服務,排憂解難,而是擺架子,甚至有意刁難。在一些行政執(zhí)法、公共服務行業(yè),尤其是壟斷經營行業(yè),服務人員主仆關系顛倒,服務意識淡薄,辦事推諉拖拉,對人生冷硬橫,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現(xiàn)象嚴重。二是不依法行政、不公正司法的問題時有發(fā)生。少數執(zhí)法人員不是秉公執(zhí)法,而是辦關系案、人情案、金錢案。
2、部門權力利益化,特權思想嚴重。一些部門講究部門利益至上,不考慮地方實際情況。部門利益分割,權力服從利益。一些部門和行業(yè)在利益的驅使下,奉行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的信條,對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規(guī)定置之不理,亂收費、亂攤派、亂罰款。如一些中小學隨意收費、搭車收費、強要贊助費現(xiàn)象,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。有些部門變相下指標、定任務,把干部獎金福利同完成任務掛鉤,造成罰了放、放了罰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少數執(zhí)法人員法制意識淡薄,工作敷衍了事,不是為人民服務,而是以管理者自居,不講奉獻,只講索取。有的把權力當作一種交易,索拿卡要,不給好處不辦事,給了好處亂辦事;有的自恃有權,對管理對象強訂報紙、強銷物品、強拉贊助,為自己和單位圖方便、謀私利;有的打著合法的幌子,敲詐勒索,要吃要喝要玩要樂,稍不滿意,就找茬子,耍威風,給管理對象出難題。
3、工作方法簡單、工作效率低下。在工作中,不善于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,不善于結合當地實際,教條主義、本本主義盛行。有的干部群眾觀念淡漠,對群眾的合理要求或應該解決的問題不解決,該及時辦的事長期拖著不辦,對個別群眾過高和無理的要求,也不做耐心細致的疏導教育工作,工作方法簡單、作風粗暴,效率低下,導致問題積累,矛盾激化;有的動不動就“吃拿卡要”,通不通就刮“龍卷風”,甚至以“職”謀私,以“證”謀私,充當違法違規(guī)相對人的保護傘,和違法相對人沆瀣一氣,欺壓百姓,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,敗壞黨和政府的形象。
二、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原因
分析這幾年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,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方面。
1、政策失衡造成的產物。如教育、醫(yī)療本來屬于公益事業(yè),但由于地方財政投入不足,使得教育、醫(yī)療主要靠收費自主經營和發(fā)展,從而導致出現(xiàn)產業(yè)化的傾向。
2、利益驅動和價值取向產生偏差結出的果實。如個別部門和行業(yè)為了部門或行業(yè)私利,通過多種手段,將自己不正當的利益通過文件、規(guī)章的形式固定下來,堂而皇之地強制執(zhí)行;一些單位經費不足就向所管轄的單位或個人以拉贊助、募捐、集資的名義,行不正之風之實。
3、工作方法不當導致的后果。如有的執(zhí)法人員只收錢罰款,不重視對政策的宣傳解釋,群眾不知道,只有執(zhí)法人員自己知道,執(zhí)行起來就難以公平、公正;有的不講工作程序,不管群眾能否接受,方法簡單,態(tài)度生硬。
三、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治理對策
群眾利益無小事,必須堅持以民為本,結合教育、制度、監(jiān)督、懲處,實行標本兼治、糾建并舉,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,著重解決那些發(fā)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,切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、實現(xiàn)好、發(fā)展好。
1、強化民生理念,帶好的感情來抓。要加強群眾路線教育,著力解決好黨員干部群眾觀念、群眾感情淡化問題,努力做到在思想上貼近群眾、感情上貼心群眾、工作上貼緊群眾。要加強黨紀條規(guī)和法律法規(guī)教育,使黨員干部構筑牢固的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防線,真正做到依法行政,秉公辦事,切實解決不作為和亂作為。
…… 此處隱藏422字,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。喜歡就下載吧 ……






